田径比赛规则简写指南

作为奥运会最古老的运动项目,田径比赛的规则体系经过百年演变已形成独特的简写系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读这些专业术语背后的含义。

一、径赛项目核心规则简写

  • FS(False Start):抢跑犯规,现代电子起跑器能在0.1秒内检测到运动员提前移动
  • DQ(Disqualified):最常见的取消资格原因包括踩线、阻挡对手或违反交接棒规则
  • PB(Personal Best):运动员个人最好成绩,不同于WB(世界纪录)和CR(锦标赛纪录)

二、田赛项目关键术语

在跳高比赛中你会看到NH(No Height)标记,表示选手在所有高度试跳均失败。投掷项目则需注意:

  1. FT:犯规投掷,通常因踩到投掷圈上沿或器械落点超出扇形区
  2. M:有效成绩测量,需精确到厘米(田赛)或百分之一秒(径赛)

特别提示:马拉松等公路赛常见DNF(Did Not Finish)DNS(Did Not Start)的区别。前者指已参赛但未完成,后者则是报名但未出场。

三、裁判手势图解

田径裁判标准手势
图:国际田联规定的红旗(犯规)与白旗(有效)示意方式

在跳远比赛中,裁判举起红旗表示踏板超线犯规,这个瞬间往往决定奖牌归属。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中,就有3名选手因1厘米内的踏板犯规与奖牌失之交臂。

"规则简写是田径运动的密码本,掌握它们才能读懂比赛背后的故事。" —— 国际田联技术官员李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