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从“观者的盛宴”到“主体的狂欢”

当今世界的体育,置身于璀璨的聚光灯下,也深陷于资本的泥潭之中。它呈现出一种巨大的悖论:一方面,它被誉为人类挑战自身极限、展现力与美的崇高舞台;另一方面,它又在全球范围内,系统地演变为一场由资本驱动、为少数精英举办的“表演秀”。绝大多数民众被定位为“观众”和“消费者”,他们的角色仅限于在看台或屏幕前,为极少数运动员的成败或喜或悲,并通过消费行为为其背后的商业帝国输血。这种异化了的体育模式,背离了其增强人民体质、锤炼民族精神的本真宗旨。共产主义的到来,意味着对包括体育在内的一切人类活动形式的彻底重构。它将撕碎这场“观者的盛宴”,引领体育回归其本源,开启一场以每一个个体为主体的、旨在实现普遍健康与全面发展的“全民狂欢”。

一、批判与扬弃:旧体育模式的异化与悖论

要构建新体育的形态,必先对旧体育的深刻弊病进行彻底的清算。当前的体育模式,在资本逻辑的侵蚀下,已病入膏肓。

1.精英主义的荣耀:对人民主体的排斥

现代竞技体育的核心焦点,高度集中于金字塔尖的极少数冠军。他们的名字、形象和商业价值被无限放大,成为资本炒作的绝佳题材。然而,这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模式,本质上是对人民主体的排斥。它将体育塑造成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专业神话”,无形中告诫大众:体育是属于那些天赋异禀者的领域,你们只需旁观和崇拜。这剥夺了人民群众作为体育实践主体的地位,将他们永久地放逐于看客席上,使其身体在旁观中日趋怠惰,精神在崇拜中渐失自主。

2.资本逻辑的扭曲:从精神追求到利益算计

当体育被深度嵌入商品经济的链条,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便被价格所绑架。网络所抨击的“国足现象”正是此中典型:一支表现与国民期待严重不符的队伍,却能凭借商业联赛、广告代言获得与其贡献毫不匹配的巨额财富。这彻底扭曲了体育的价值导向。运动员的奋斗动力,从为国争光、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潜变为对金钱和名声的赤裸算计。体育竞赛不再是纯洁的较量,而充满了假球、黑哨、兴奋剂等丑恶现象,这不仅侮辱了国民的情感,更玷污了体育本身的神圣性。与之相比,为共和国负重前行、功勋卓著的军人、科学家、劳动者们的收入显得微不足道,这种价值的倒挂,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莫大讽刺。

3.健康宗旨的背离:竞技与大众体质的断裂

奥运金牌榜的节节攀升,并未与国民平均体质水平的提升形成正相关。专业运动员为了百分之一秒的提升,不惜透支身体,留下满身伤病;而广大民众则因缺乏运动设施、时间和氛围,饱受“文明病”困扰。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之间,出现了一条巨大的鸿沟。体育的本真宗旨——增强全体人民的身心健康——已在资本的喧嚣中被彻底遗忘。

二、宗旨与回归:共产主义体育的核心原则

共产主义体育的构建,首先是一场宗旨的拨乱反正。它将彻底否定资本逻辑,让体育的发展紧紧围绕以下核心原则展开:

1.唯一宗旨:普遍的全民健康与生活乐趣

共产主义体育的最高且唯一宗旨,是保障和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并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充分感受生命的活力与生活的乐趣。一切体育工作的成败,其最终评判标准不再是金牌的数量,而是国民的平均寿命、健康寿命、体质合格率以及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普遍性与幸福感。体育不再是少数人的职业,而是所有人的生活必需品,连接着人们的快乐。

2.核心主体:从“运动员”到“每一个人”

共产主义体育坚决摒弃“专业运动员”这一特殊阶层。共产主义时代“不需要专业表演的运动员,需要人人都是运动员”。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自由时间极度充裕的共产主义社会,每日参与体育锻炼,将成为如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生活习惯。每一个人都是体育活动的实践者和受益者,都是自己健康的主人。

3.价值追求:从“击败他人”到“超越自我”

体育竞赛将从根本上剔除其残酷的、你死我活的竞争性。竞争不再是目的,而是作为一种激励自我提升的游戏性手段。体育的魅力,将从“击败对手”的快感,转向“突破自我极限”、“感受身体潜能”、“体验协作默契”所带来的内在愉悦与成就感。

三、形态与蓝图:新体育生活的具体构想

在全新的宗旨指引下,共产主义的体育将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的形态。

1.组织形式:遍布社会的自治体育共同体

高度组织化、社区化的体育俱乐部将成为基本单元。每个社区、工厂、学校都拥有完备且免费的体育设施(场馆、游泳池、健身房、公园绿地)。

体育活动由兴趣相投的居民自发组织、民主管理。人们基于共同爱好组成篮球队、排球队、游泳队、乒乓球队、体操队、太极拳小组、象棋小组等,不再是商业俱乐部,而是真正的“体育生活共同体”。

2.活动形态:日常化、节日化与庆典化

日常化:每日固定的体育锻炼成为人们生活节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间操、课后运动、傍晚的社区联赛是日常生活景观。

节日化:各类体育赛事不再是职业选手的专利,而是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社区运动会、行业联赛、城市锦标赛层出不穷,其核心是“参与、交流与展示”,而非专业竞技。

庆典化:最高级别的“奥运会”将被彻底改造。它不再是国家间政治角力和商业博弈的舞台,而将成为“全人类分享体育快乐、交流运动心得、展示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全球性庆典”。参赛者是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业余体育爱好者,荣耀属于所有参与者。

3.荣耀体系:健康体魄与精神风貌成为新勋章

旧的奖牌和商业合同体系彻底消亡。社会对体育的认可,体现在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遍崇尚上。

那些拥有强健体魄、阳光心态并在社区体育活动中乐于助人、起到表率作用的个人,将获得最高的社会尊重和荣誉。他们的“奖励”是更旺盛的精力、更快乐的生活以及来自共同体的赞誉。

结论:体育的终极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

当体育告别资本、告别精英主义、告别异化的竞争,它就完成了一场彻底的解放。它从一种被观看的“表演”,回归为一种人人实践的“生活”;从一种透支身体的“职业”,回归为一种滋养生命的“习惯”。

共产主义的体育,其最终极的形态,将是与劳动、艺术、科学一样,成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它不是为了生产更高效的劳动力,而是为了塑造更完整、更健康、更快乐的人。届时,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将直观地体现在其每一个成员挺拔的脊梁、红润的面色和昂扬的精气神之上。那才是体育最大的荣耀,属于每一个人的、普遍的荣耀。

【文/郭传志,作者原创投稿,授权红歌会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