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脚杜震宇在个人视频直播中对中国足球青训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以现役U22国家队主力前锋拜合拉木为典型案例,揭示了国内青训体系中普遍存在的培养时机问题。

这位曾在国青队执教的教练对拜合拉木的评价格外引人深思。他详细描述了这位年轻球员的成长轨迹:14岁才正式接触专业足球训练,虽然拥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包括优异的体能、速度和身高优势,但技术层面的短板却十分明显。杜震宇回忆道,当初在鲁能足校见到这位从U18国青队升入U20队伍的年轻球员时,就注意到其技术基础与身体条件存在明显落差。

拜合拉木的足球生涯呈现出鲜明的矛盾性。在比赛态度和体能素质方面,他展现出职业球员应有的拼劲和耐力;然而在技术环节,无论是作为中锋必备的头球能力,还是基本的控球和射门技术,都与其出色的身体条件形成强烈反差。杜震宇认为,这种技术缺陷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起步过晚,错过了6-12岁这个足球技术培养的黄金时期。

专业足球界普遍认为,11-12岁是技术定型的关键阶段。如果拜合拉木能在这个年龄段接受系统训练,以其天赋完全可能达到与张玉宁相当的竞技水平。虽然近年来他在技术层面有所进步,但与同龄时期的郜林等优秀中锋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更令人担忧的是,22岁的年龄意味着技术提升空间正在缩小,除非付出超常努力,否则其技术风格可能就此定型。

杜震宇的分析不仅揭示了单个球员的成长困境,更折射出中国青训体系在人才培养时机把握上的系统性缺陷。这种因训练时机不当导致的天赋浪费,无论对球员个人发展还是国家队建设,都是难以弥补的损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