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网友甚至呼吁让国足和“苏超”对决,看看究竟谁更强。但是,国足的回应迟迟没有到来,而何涛则在一旁不断地捧高国足,踩低“苏超”。他似乎认为“苏超”的球迷容易被忽视,想通过口水战来博取关注。何涛的“业余”言论也引起了网友的愤怒,许多博主纷纷站出来声援“苏超”,批评何涛不专业,情商堪忧。在每个何涛解说“苏超”的视频下,网友们纷纷留言批评他,指责他没有职业精神。

何涛作为江苏卫视的资深解说员,已经有多年经验。然而,回顾他的其他解说视频,很难看出他对足球有多热爱。相较于赛场上奔跑的球员们,何涛的解说显得枯燥乏味,让观众听了都想打瞌睡。他似乎从未真正投入过足球赛事的激情,而这次解说“苏超”比赛,也延续了他一贯的冷漠风格。对于这场充满热情的比赛,何涛不仅没有带着尊重的心态去看待,反而充满了对“苏超”球员的不屑和嘲讽。他对“苏超”赛事的态度,简直无法与其赛场上的球员们相比。

何涛作为江苏卫视的解说员,按理说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苏超”在江苏本土火爆,甚至得到了央媒的认可。如此一场赛事,难道不该为这片土地的足球发展感到高兴吗?然而,何涛却没有在这场火爆的比赛中看到任何亮点,他反而将这场比赛视作“小打小闹”,并且用讽刺的语气去解说,完全没有表现出作为解说员该有的热情与专业。如果是在校园足球赛上,解说员还会带着满腔热血为比赛加油助威,何涛的解说风格怎么可能适应这种大规模的比赛呢?

“苏超”的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国足,这场比赛的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强大。从最初的日均观众不足万,到第二轮比赛时票务紧张,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官方的幽默营销也给“苏超”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它接地气,平易近人,让观众更容易接受。此外,赛事也为江苏省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尤其在端午节期间,常州成为了游客热衷的目的地。这样的宣传力度,国足根本无法匹敌。老百姓看“苏超”是为了娱乐和轻松,评价也多是积极的,而一提到国足,大家的心态就变得消极,甚至连“苏超”的热度都一度超过了国足的世预赛。

如果不是“苏超”,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原来这么多国人都喜欢足球。每一位“苏超”球员都是来自不同的行业,白天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晚上才聚集到一起进行足球训练。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是职业球员,但他们的比赛却充满了活力和热情。他们心态轻松,尊重对手,虽然输球也不会气馁,依旧用幽默的方式来消解压力,没有任何“饭圈文化”的影子。这支“苏超”球队的真诚和努力,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喝彩吗?

他们展现出的拼搏精神正是竞技体育所需要的。即使在比赛接近尾声时,他们依然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眼神中透露着对胜利的渴望。而相较于国足,尤其是那场与印尼的比赛,国足在上半场失利后迅速崩溃,似乎已不再抱有翻盘的希望,心态的崩溃让人对他们的表现产生了严重质疑。国足的这种心态,能称得上是职业运动员该有的态度吗?

“苏超”已经逐渐展现出与国足相比更加完美的竞技状态,而国足的运动员们年薪动辄几百万,甚至有人对“降薪”感到不满。拿高薪没问题,但至少踢好球吧!何涛反复提到“苏超”的“业余”水平,实际上也暴露了他对“苏超”不屑的态度,这也让许多网友对国足的失望加深。这样“专业”的解说,真的能代表央视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